欢迎来到红薯小说网

红薯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开局救下刘邦,竟成为历史权臣? > 第99章 袁盎回京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99章 袁盎回京(1/3)

    诸侯王每年要向国家上交两次特产贡品,意味着每年均输官要出去两次,朝廷每年能赚两次钱。



    均输官是直接向皇帝服务的,平时不出去工作的时候,就在宫里和其他人一样做一些活计,不过他们要比下人做得轻松的多。



    自从实行了郡国均输法,最高兴的不是刘恒,而是右丞相申屠嘉。



    申屠嘉是管着治粟内吏的,就间接管着国库,每次朝廷出钱,都要经过他的同意,他也是每天最愁的。



    毕竟朝廷太穷了呀!



    朝廷直辖的十几个郡,几乎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个郡发生灾害、瘟疫,这时候生产力太低,应对灾害的能力比较差。



    朝廷推行了曲辕犁,确实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,但实际效果比预测的差远了。



    尤其是在诸侯王的地盘里,因为他们相对地排斥朝廷,恨屋及乌,所以对曲辕犁这种东西并不感兴趣。



    这点刘恒倒不在意,毕竟他们也算敌人,敌人固步自封,自己一直在进步,这是一件好事。



    在朝廷控制的郡县里,曲辕犁的推广效果同样不好,许多百姓都不知道有这个东西,即便知道的百姓,也因为没见过实物而不会制作,还是只能用直辕犁。



    去年刘恒前往蜀地巡视,到了地方上,发现百姓几乎没有使用曲辕犁的,一问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曲辕犁。



    蜀地本身就山地众多,靠原来的直辕犁很难翻耕土地,若曲辕犁推广开来,每年新开垦的土地必然会大大增加。



    刘恒决定亲自前往蜀地,向蜀地的郡县推广曲辕犁,从而扩大土地的开垦规模。

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
    刘恒离京,朝廷的事务自然又交给了太子刘启,这也是刘启的第n次监国了。



    刘启已经做了22年的太子了,再加上刘恒又经常出巡,所以刘启监国的次数比较多。



    这一次次的监国也没学到什么,毕竟真正的皇帝还是刘恒,刘启只是暂时的监国,官员只能做一些普通汇报。



    太子监国,其实最苦的就是普通官员,跟太子走得太近,会引起皇帝的猜疑;



    要和太子走得太远吧,将来太子上位后会对自己不利。



    为了不得罪太子,又不得罪皇帝,所以他们一个个的都放下了面子,来找苏云和申屠嘉汇报工作。



    恰巧当时袁盎进了京,听说了朝中的情况后,他第一个先跑去见了申屠嘉。



    之前袁盎屡屡直言进谏,刘恒就把他贬到了陇西做都尉。



    刘恒不是小心眼的人,也不是不虚心纳谏,主要是袁盎公开顶撞刘恒,也不分场合,让刘恒下不来台。



    就好比在公司里开会,老板哪件事说的不对,你身为普通员工,直接在会上就指着老板的鼻子骂,而且还是经常这样,老板不开除你就是轻的了。



    幸亏碰到了刘恒,但凡换个人,脑袋说不定就莫名其妙的搬家了。



    袁盎在陇西的时候,仁爱士卒,和士卒一起干活,还很照顾他们,士卒都争相为其卖命。



    袁盎在陇西干了几年,刘恒也听说了他的事迹,突然又想起了他种种的好,就把他调到了齐国做丞相,后来又调任吴国丞相。



    吴王刘濞没有造反,丞相袁盎从中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


    袁盎在做吴相时,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成为领主后,觉醒了进化天赋 [足球] 冰山社恐型门将 女主角失格[GB] 娇婚惯养 渣女她翻车了[快穿] 清穿之令妃升级日常 重回1985之长姐风华 知青重生嫁绝嗣长官,撩的他心颤 我的大佬妻子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