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-100(14/41)
费了一些时间……他们所住的那个院落附近的邻居,基本家家都有自己的马车。所以,寻客的车夫压根不往那边去。何府外, 夫妻俩远远看着高阔的大门, 心里发怵,并不敢随意靠近。对视一眼后,决定去偏门找人帮忙传话。
两人走在这安静的街上 ,有察觉到来来去去的下人在偷瞄二人。夫妻俩很是不自在,于是没话找话,姜母语气里带着不满:“我说让你准备马车, 你说等一等, 咱又不差那点钱,为何要等?方才那拉客的车夫还以为我们是来找下人的, 这不是给儿子蒙羞么?”
姜父接话:“明儿我就去找木工定做车厢。”
两人有置办马车的想法……这人富裕了,在熟悉的人面前不想露财,可在陌生人面前就没这个顾虑, 隐隐还想炫耀一二。
刚才来时,夫妻俩就七嘴八舌问了车夫一些买马车的细节,从车夫口中得知,普通的车棚有银就能买,随买随用。但是,稍微宽裕一些的老爷用的车厢,都需要专门定了样式和车厢里的细节,包括马车用什么来围,这都是有讲究的。
夫妻俩这一番对话没有刻意压低声音,也是故意想让旁人听一听,他们不是下人的亲戚,而是来找主子的。
偏门处,守门的是个瘸腿的大爷。看到二人过来,大爷坐直了几分。
“两位找谁?”
姜父上前:“我……”他想说自己是刚回来的那位公子的养父,因为何老爷强调过,认回了儿子也不会不让他们父子见面。
但是,他又想起府里公子的养父不应该从偏门入,该被主子从正门迎进。
“我找你们大公子,有些事情要谈,麻烦你跑一趟,就说荷花村有人来找。”
姜父刚才也从车夫那里听说了,想要使唤大户人家的下人,必须得给一些好处,否则,哪怕只是顺手的事,这些人也不会帮,兴许还有可能故意为难,比如要找的人明明在,他们却推说不在之类。
姜刘氏适时送上了一把铜板。
瘸腿的大爷打量了一下二人:“大公子的客人不用禀报,二位跟我走吧。”
夫妻俩对视一眼,心中大喜。
大公子的客人随时可进府,这分明是被府里格外看重。
两人进了何府,才知什么叫富贵,一双眼睛完全都不够用了,入目处处是景,犄角旮旯都一尘不染,他们也怕给儿子丢脸,故意装作一脸平淡。
前面带路的人不怎么在意两人,似乎也不管他们能不能跟上,等到了一处院子门口,那人上前跟守门的人低语了几句。
里面的人跑了一趟远处的屋子,回来后才带了二人进去。
这规矩挺严的。
夫妻俩都严肃了几分。
进门后,先闻到了一股檀香,檀香里夹杂着浓郁的墨香,夫妻俩先是看到了门口站着的两个男仆,然后看见了书案后的何老爷。
何老爷正在泼墨挥毫,二人进门,他头都没抬。
姜父看见了熟人,心里安稳了几分:“给何老爷请安。”
他只说话,没有行礼。
何老爷一篇大字写完,随从前来收笔墨,然后又送上茶水,这才退下,还顺带关上了门。
夫妻二人没敢坐。
今日书案后的何老爷和当初在姜家院子里的随和截然不同,变得特别严肃。别说让人上茶,都没让夫妻俩坐下。
二人嘴上没说,心里都有些不满。好歹他们帮何家养大了儿子,算是何府的恩人,当初何老爷去姜家小院,他们可是把最好的茶水和点心都送上了,那才是待客之道嘛。怎么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