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-90(15/42)
响了她的寿数,温云起成亲的第八年,她就不行了。看着戴满山消散,温云起闭上了眼睛。
*
温云起睁开眼睛时,发现自己正在摇船。
船只大概不到两丈,中间搭了个小棚子,里面坐着好几个人,这会儿正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低声闲聊。
天空灰蒙蒙的,下着小雨,冷风一吹,感觉是透骨的凉。
温云起身上披着蓑衣,蓑衣底下是单衣,因为船大,摇船需要不少力气,动作也大,蓑衣压根遮不住,他身上的衣衫有一半都湿透了。
前面就是个小码头,看得见路旁有人在等着上船,温云起没有记忆,却还是将船靠了过去。
“大川,给你铜板。”
温云起没有摇过船,但看见别人摇过,这小船靠岸时,需要用桨压着船只,尽量不让船随水乱跑,码头边还有一处很明显是用来压桨的地方,因此,他这船压得不错。
方才温云起就注意到原身旁边有一个小坛子,上面没盖子,里面都装了半坛水,但坛子底有铜板。
生意做久了,遇上熟人,还真的不好去接人家的钱,温云起看了一眼坛子:麻烦客人把铜板放那儿,下船慢点。”
总共四个人下船,三大一小,只收了三个人的钱。码头上又上来了五个人。
五个人都先后与温云起打了招呼。
今儿有下雨,所有人都想住在棚子里,五个大人一上,里面有两个比较壮的,棚子里几乎就坐满了。
温云起没有立即划船,而是上了岸:“诸位,我要耽搁一下。”
其中一个大娘有些着急:“你是要回家吃饭吗?能不能把干粮带到船上来吃?我比较赶时间。”
温云起答应了一声,飞快跑了。
河边是芦苇丛,一眼都看不到头,温云起钻到了其中一个芦苇林里。
原身姜大川,出生在江南府一个小村子里,江南府是鱼米之香,即便只是一个小村,也不会饿肚子。
他家中有爹有娘,有和他一样大的哥哥和比他小三岁的妹妹,据说兄弟俩是同月生,生辰就相差三日,兄弟俩都是姜家夫妻抱养来的孩子。
一般人家抱养了别人的孩子都会遮遮掩掩,生怕孩子知道了身世以后不孝顺。但姜家夫妻俩似乎不打算瞒着,反正,姜大川从记事起就知道自己不是亲生。
渐渐地,他感觉家里的事情太多太杂……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,他发现双亲有些偏心哥哥和妹妹,身为家里的老, 二,真的是不大不小,两头受气。
家中一有事情都让他去做,他不是懒,就是很不喜欢这种被当做外人的感觉。
十二岁时,姜大川下定决心跟人学摇船,这活计只要力气足够,会用巧劲,基本没什么难处。有师父带,几个月就能学好。
他租了船只,开始摇船,浪费了六年时间,总算有了自己的船。
有了船,就像是做生意的人有了铺子,以后就有了根,有了赖以为生的根本。
他这边欣喜若狂,家里也出了一件不知道算不算喜事的事。
兄弟二人都是姜家夫妻从外头抱养而来,其中姜大川是姜母从娘家哥哥那里抱来的,而大哥姜富海,居然是江南府大户何家的儿子。
何府老爷亲自上门认亲,带走了姜富海,还给了姜家许多好处,其中有府城的二进宅子一个,铺子三间,还有银子百两。
这对于在村里住了大半辈子的姜家夫妻来说真的是一笔不小的钱财,他们带着剩下的兄妹俩搬进了府城住。
姜大川对于这场